2016年8月30日 星期二

能追尋、實現理想的人是幸福的、幸運的。幸福的人不 會也不用在乎別人異樣的眼光。

大約十年前,有一位在南美洲受教育後,到巴黎當助理教授的朋友來訪,他抱怨法國「稅率很高」、「學校的工友薪水跟他差不多」,他覺得第二件事很不公平。

我也不是很有興趣想知道他說的是不是正確,只是覺得很有趣,想笑他「如果不是這樣的薪資結構,法國人可能更多人要當學者,根本輪不到你來搶工作」。

除了有產學連結的少數系所,學界薪水低是一個普遍的現象,在美國也是一樣。尤其是在理學院,你只要願意往工業界走,(或者老闆覺得學界不適合你,勸你趕快去工作),一畢業薪水就會遠高於你的指導教授。當然你的老闆不會羨慕你,學生也不會因為老闆的低薪而瞧不起老闆(少數怪人除外)。畢竟每個人在選擇自己的人生時,都有有自己的價值觀。

其實,留在學界除了可以實現自己的夢想,還可以培育社會需要的人才,對比數百年前苦心建立學術環境的先輩,在低薪甚至無薪下努力,我們今天才有比較寬裕的空間可以存活得比以前更好,還不用被當成「怪胎」看,只要不要和別人有利益衝突,多數人會對你維持相當的、表面上的「禮遇」。活在這個比較文明的社會裏,還算相當幸運的。

其實,這個社會也到處都是在追求理想的人,「講話很沒禮貌」的人其實是少數。一天到晚煩惱這些怪人的「譏笑」或「嘲弄」,實在只是和自己過不去,浪費時間也實在沒有必要。

到處都是有理想的人

有一個朋友在將近30年前,在一所還滿有名的私校擔任副教授,他給我看當時的薪水單印象中大約35K上下。但是他說因為有博士學位,學校另外「私下」給了五千左右的外快,朋友說這多出來的五千直接給了系上一位窮困的學生,大半薪水也都捐出去,一點也不在意薪水「高不高」。其實,他根本搞不清楚薪水多少才是恰當,當初走上這條路心裡只想「溫飽就好」。

後來朋友也來了新竹,有趣的是,他在新竹碰到一位在某個研究單位工作,幾年前剛從美國拿碩士學位歸國服務的甲,甲好奇的問他副教授的「薪水」是多少,印象中那時公立學校的副教授大約45K上下。甲一聽45K的反應居然是「那你讀博士學位要幹什麼?」

朋友第一個反應是很好奇,教授本來就很低薪,甲難道不知道嗎?朋友也對好友甲的回應很失望,以為甲也是世俗之輩。沒想到沒幾個月後,甲就辭掉研究工作到台北去當社運志工,一個月只有20K,朋友這才發現原來自己沒有看錯人,而且這個社會有理想的人到處都是,感到「得不孤必有鄰」,非常欣慰。

能追尋、實現理想的人是幸福的、幸運的。幸福的人不 會也不用在乎別人異樣的眼光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注意: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。